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联欣赏网(www.86duilian.com),搜集整理对联,供广大的网友和联友学习和使用。
当前位置:主页 > 对联文化 > 楹联论文 > 正文

究竟何为好联呢?

时间:2018-07-31 13:01 来源:未知 作者:江西/张兴贵 阅读:
    一、好联必须具有独特性。 
    独特性,就是不多见。唯一肯定是独特,不多见也可以说是独特。 
    独特性应该包括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自古以来,文学的形式为内容服务是不容置疑的。一千多年来,对联的形式因为字数的长短而不一而足,这都是因为内容的需要而决定的。但就形式而言,无所谓47句式好还是57句式好。曾经不止一次地听许多人说,“某某”句式很容易出彩,对此我是不以为然的。我曾经多次说过,阅读清代对联,几乎发现不了哪一个词语是香饽饽,而今人的许多对联,却把个别词语当作致胜的法宝了,诸多政治词语被引入联界备受推崇是其一;其二是诸如“第一、无双”、“中国梦、小康图(上河图)”等词语所向无敌;其三是嵌名联已经成了陋俗,许多地方的多次征联结果,获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嵌入该地地名联,甚至许多类似题写“一带一路”等重大题材的对联也都把嵌入“带与路”作为切题的秘诀了;其四是许多长联凑数字,比如规定180字或300字(多一字或少一字都不行)。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说其读来令人反胃并不是夸大其词。 
    至于内容方面的独特性更是许多人不去追求,“创新”成了口号,而不是践行。所以,似曾相识的立意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名胜古迹联比比皆是。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思维方式的趋同性,遇到一副立意新颖的对联,不是借鉴人家的思维方式与汲取思想,而是采取拿来主义,趋之若骛者争先恐后,用不了多久就变成了一个新的模式。前不久浏览了某群的一个同题练笔联,写的是一个古迹,几乎一半的联,围绕同一个典故作文章。至于写三八节,离不开半边天;写国土资源,离不开红线等模式化现象,更是见惯不怪了。 
    二、好联必须体现真性情。 
    古人云“在心为志,发言成诗”。这一句话早就成了指导一切文学体裁的创作思想,当然包括对联,但是当今对联抒发情感抒发心声的现象实在难得。表现之一是铺天盖地的征联,闭门造车、用高大上的语言博取垂青的风气愈演愈烈,致使躲进小楼作无病呻吟成了风尚,许多标语口号式的固定词语与形容词走红,“大江东去”式样的铿锵词语被视作气势与气节;表现之二是阿谀奉承、不切实际的吹捧成为风气。不少联家,除了热衷于征联,几乎不写独特生活体验的自由创作联;表现之三是许多新手的练笔(包括出句与对句)远离生活,醉心于化用古诗词,醉心于梅兰竹菊,醉心于设置机关,体现早已累见不鲜的立意,重技巧轻内涵成为流弊之一。有的成联练笔,喜欢大题材,喜欢追随政治形势,很少将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生活,抒发自己的真切体会,致使许多联写出来连自己都打动不了,何以去打动别人。 
    三、好联必须体现文学性。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这似乎已经不应该怀疑了。清代对联之所以被人称道,其文学特色明显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因为清代的许多对联名家本身就是文学家,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都是得心应手,各种文学的表达方式无一不在他们的对联作品中得到体现。 
对联要体现文学性,就要求对联作者首先要有文学意识,把对联当做一种文学作品去对待,而不是把它当作简单的两行字。这就要求从事对联创作的人平时注重文学修养的提升,日积月累地阅读一些文学理论文章,阅读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在文味上下功夫。与我接触的不少对联爱好者,说实话,连常见的一些实用文都难写好,何以写好简短的对联呢? 

    其次,众多的修辞手法,是强化文学作品美学韵味的有效举措。古代的许多对联作家十分注重这一点,他们的许多对联之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就在于里边涉及到几乎所有的修辞手法。反观当今的对联创作者,修辞知识匮乏,不知道古人作品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格,更不用说自己有意地去运用了。许多对联学习者,谈起对联格律头头是道,谈起文学理论则知之甚少,总是寄希望于有人能给他传授写好对联的秘诀或灵丹妙药,而不是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实在是值得警醒的一种现象。 
    文学要求精雕细刻,对联同样如此。不少联人写对联满足于差不多,对一些词语不愿意认真推敲,使得许多立意很好的对联因为个别词语的不到位而大煞风景。 
    文学的唯一来源是生活,真正有生命力的对联同样来源于生活。有不少人感叹:不是不想练笔,而是不知道写什么。记得纪晓岚说过,天下没有不可入联之事。老是觉得没有题材可写的人,其实是忽视了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因为没意识就缺少发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吃人剩饭的习惯。当别人写出视角独特、紧密联系生活的联以后,暗自感慨:类似的经历我也有过,就是没有想过这也能成联。 
    四、好联需要有正确的评价观。 
    当今对联数量不少,但真正的佳作实在不多,但为什么在论坛、在QQ与微信群到处是“好联”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对联的评价观了。有的人以维护和谐为理由,认为说别人的联不好就是不给别人面子,因此,尽管内容有明显的格律、逻辑及语法等问题,依然要说“好联”。其实这样说,要么是助长了说假话的风气,要么是误导了许多初学者,以为自己写得真好。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以人论联,只要是名家的作品就一律说好,只要是新手的对联就百般挑剔,同样让不少初学者弄不清究竟什么样的对联才是真正的好联。 

    目前,各种对联自媒体令人眼花缭乱,无数家对联公众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欲领风骚,因此,对来稿不加选择地全部编辑发布,许多病联混杂其中,同样误导了许多初学者。这其实也是不健康的一种对联评价观的体现,不得不引起关注。 
何为好联,绝对没有具体的标准,但是,好联也绝对不是“说你好,你就好,不好也好”。好联是作品本身固有的一种韵味,它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只有流传久远的,才是好联。

(责任编辑:对联大全)

相关标签: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