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联欣赏网(www.86duilian.com),搜集整理对联,供广大的网友和联友学习和使用。
当前位置:主页 > 对联文化 > 对联与文化 > 正文

庄子祠里话庄子

时间:2015-10-22 18:42 来源:未知 作者:对联欣赏网 阅读:
“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一如我恬淡的心境。 
  坐在庄子祠里,仔细审视着即将举办的“2015中秋·梦蝶诗会”会场布置的每一个环节。梦蝶诗会已在蒙城庄子祠里成功举行过三届,可以说它既是全国热爱庄子、追慕庄子的文朋诗友的开心沙龙,也是继承先贤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因此出不得半点的差池,必须把事情做得了无遗憾才是。 
  工作之余,恍然之间发现:自己来到庄子祠工作,伴着逍遥的庄子,日出而来,日落而去,转瞬间已经两年有余。这两年中,沉浸在博大精深、纵横捭阖的庄子思想里,仿佛自己也化作了一个衣袂飘飘的仙子,与展翅九天的鲲鹏一道,与翩然轻飞的蝴蝶一起,神游四方,何其潇洒! 
  当我们遇到庄子,便深深折服于他的奇思妙想,他的聪敏,他的激情,他的快乐,他的独行于世。他尖锐而激烈地面对这个世界,他淡然却又悲悯地跨过俗世红尘,他眼中的一切都那么的与众不同偏又发人深省。庄子是一个奇人。虽然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用一篇篇轻松诙谐、喻意丰富的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看破名利,超越生死,主张精神的绝对自由。“雅跻诸子终玄道;秀惠漆园始化蝶。”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关爱,对自然的敬畏,对心灵的关照,犹如一盏明灯,在喧嚣中静静地闪烁,指引着人们摆脱俗世的烦恼,寻求心理的平衡,回归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庄子》是一本奇书。“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语)“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闻一多语)其思想内涵涉及史学、哲学、文学、宗教等诸多领域,与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西学的发展交融共进,是道家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庄子故里蒙城人,深深地为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先哲、可敬的乡贤而无比自豪,更为自己的工作与庄子如此之近、自己的人生与庄子如此之近感到骄傲。 
  回顾当今社会,有些人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向往飞黄腾达,崇拜金钱财富,艳羡声色犬马,变得心浮气躁,习惯于“吃着肉骂娘”。于是,人们再次想起了先哲庄子,想起了先哲的逍遥思想,那些2300多年前先哲的人生价值观,对于现代人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修身养性、快乐生活,依然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与启迪。 
  淡泊名利,方可心清气爽。庄子在污浊的社会中,在贫困的环境下,独守一方清净,潜心著书立说,毕生追求精神自由。在他的精神世界里,物质上的贫困无足轻重,而精神上的潦倒才足以摧垮一个人的意志。在高官厚禄的诱惑面前,庄子认为,高洁之士视如粪土,当作累赘;只有低俗之人才惜如珍宝,引为荣耀。 
  《庄子·秋水》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朋友惠施,能言善辩,后来做了梁国的宰相。有一次庄子来到梁国,惠施知道自己的才能远远不如庄子,担心梁惠王会重用庄子而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于是派人四处寻找欲加害之,最终没有找到,加害企图落空。没想到庄子却主动找上门来,见到惠施,便开口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南方有一种鸟,名叫凤凰,此鸟非同一般,展翅高飞遨游蓝天,不是梧桐绝不栖息,不是楝实绝不食用,不是甘泉绝不饮用。一天,一只猫头鹰津津有味地撕咬着一只腐臭的死老鼠,看见凤凰从自己头顶飞过,于是立即护住死老鼠,向凤凰瞪起眼睛,生怕凤凰把自己的腐鼠抢走。”惠施听懂了庄子的隐语,惭愧地低下头。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恰是道家思想的精华。淡泊,是对生命的安顿;宁静,是对灵魂的升华。只有淡泊和宁静,方可让圣洁的灵魂在徜徉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之时,面对炫人耳目的名利诱惑之际,出淤泥而不染,自由而坦荡。而有些人,甚至是执法用法的党的高级干部,却昏昏然是非不辨,名利前殚精竭虑、机关算尽,到后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其结果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心灵回归,方可知足常乐。《庄子·徐无鬼》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魏武侯终日闷闷不乐,于是大臣们便给他讲一些治国兴邦的大道理,希望能够让魏武侯开心,可国君还是动不动就生气,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徐无鬼听说了,便前来与魏武侯聊天,给他讲一些相狗相马的市井俗事,魏武侯沉浸于市井生活,暂时忘记了自己国君的身份,恢复了人的本性,于是笑了起来。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物质生活已经很充裕了,可为什么却有人抱怨找不到幸福感呢?仔细想想不难发现,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有很多是多余的,成为生活的负担;我们所向往的东西,有很多是虚荣的,成为搅扰心态的祸端。要知道富贵只是生活的一种形态,不是人生的全部目的,一个人的需求有限,创造财富的目的并非为了个人的穷奢极欲。维持一个人的生命,只要满足正常需求就可以了,正所谓“广厦千间,夜卧不过三尺;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升。” 
  庄子说:“知足者不以利自累;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与内者无位而不怍。”意思是:知足常乐的人,不会让身外之物拖累自己;明晓自己是否该拥有的人,丢失了东西也不会惊惧;修养自己内心的人,没有爵位也不会觉得羞愧。就是告诉我们:人不要一味地追求财富,因为人生还有其他意义;不要过分吝惜财富,因为财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要做财富的奴隶,因为人往往先于财富而去。抛开虚荣的外表吧,心只有回归朴实,人才会活得自在! 
  懂得舍得,方可逍遥自在。《庄子·逍遥游》中,记述了一个大葫芦故事,它所体现的人生处世之道是:以世俗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东西只有两种,一种有用,一种无用。以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只有一种,那就是天地之大美。在审美者眼里,世界无处不美丽。在得道的人看来,天无弃物,人无弃人,无才之人是天才,无用之物有大用。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实现真正的逍遥自在。 
  《庄子·齐物论》中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盲目自负、妄自尊大,生活的态度就会淡定一些,从容一些。从容,是庄子逍遥思想的核心之一,他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淡定,“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比上不足,不必焦急气馁;比下有余,不必骄傲欣喜,人在天地间求得是自身的快乐,不是输赢,因此没有必要比来比去。天地万物,各有其性能,各有其局限,本无所谓贵贱,也无所谓彼此。 
  庄子主张,万事万物,有一利必有一弊,人一旦沉醉于追名逐利,贪图富贵,便会得意忘形,见其利不见其害,犹如鱼儿见食而不见钩,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这岂不是那些锒铛入狱之后方才洒下悔恨泪水的贪官污吏的真实写照! 
  佛家求“善”,儒家求“和”,道家求“乐”。庄子既不求今生成为圣人,也不求死后成为神仙,他只求在有生之年,做一个逍遥自在的真人。沐浴着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雨露,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无论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庄子无疑都是我们的道德模范,有了这样的大智慧,我们便可轻松地打开困顿的精神之门,踏上奋发向上、自得其乐的逍遥之途。 
  如今的蒙城,崇尚国学蔚然成风,逍遥厚德大行其道。“庄子故里·逍遥蒙城”与“全国楹联之乡”“中华原始第一村”“全省弘扬君子文化示范县”等,成为蒙城叫响全国的思想文化品牌。作为蒙城庄子祠的管理者,就应该物我两忘,以祠为家,搞好服务,努力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倾力协助相关单位举办好“庄子寓言故事大赛”“民间祭庄大典”“梦蝶诗会”等文化活动,迎接五湖四海的文人墨客、宾朋好友欢聚于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责任编辑:对联大全)

相关标签: 庄子 秋高气爽 御丝 遥想 坐间 闲木 早知 庭下 祠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