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联欣赏网(www.86duilian.com),搜集整理对联,供广大的网友和联友学习和使用。
当前位置:主页 > 名家对联 > 当代联家 > 正文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刘太品楹联赏析

时间:2022-01-27 11:06 来源:未知 作者:杨远建 湖南洪江 阅读: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刘太品先生,于2022年1月14日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58岁。闻听噩耗,悲伤不已,不觉下意识地翻看刘先生楹联遗作,细细读来,其佳作纷呈,字字珠玑,才情无限,而叹其往事历历在目,泪雨顿下。于是,从中随意拾取七副联语,略作赏析,期推广开来,以示对刘太品先生的吊唁与崇敬。
    先生生前为人和善,不摆架子,勤于动手。其中所做贺联甚多,且善于思考,立意独特、雅切,感情真挚,意境开阔、大气。
    我们来看其贺乐山诗词协会更名诗联协会的联语:
    吟社如兰蕙芳园,每誉研覃之思,雅正之风,清新之格,
    更由诗而兼对,似生彩凤双飞翼;
    嘉州号海棠香国,久闻美其山川,盛其人物,秀其文章,
    欲汲古以溉今,当守雕龙一片心。
    联语以散文入对,语言流畅,意趣风雅。“研覃之思”,即研精覃思,意思是精心研究,深入思考。上联,起笔“吟社”,指乐山诗词协会。随后比喻其为“兰蕙芳园”,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曰:“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领字“每誉”引出三个带“之”字的句中自对的四言分句,赞美乐山诗词协会一向的创作特色。而“由诗而兼对”,点题中“更名”,其后结尾又用比喻,言诗词与对联为“彩凤”之“双飞翼”,可谓恰到好处。下联,开端又点题,乐山,古称嘉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自然能“久闻”了,久闻乐山山川之美、人物之盛、文章之秀,由此,随即写联作者对乐山协会的寄语和期望,十分切人、切事。“雕龙”,即《文心雕龙》,它是南朝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专著。结尾两个分句,上下对仗精工、巧妙,别出心裁,颇具诗意。再来读刘太品先生的另一副贺联:
    望名区生李太白豪情:虹作线,月为钩,欲钓乎东海;
    闻盛会赠逍遥游壮语:负青天,垂云翼,将适于南溟。
    这是先生贺烟台市楹联学会二代会召开的作品。联语敢想敢说,想落天外,豪气盈纸。为联作者之寄语,用典确切,手法夸张。起笔即点题,“名区”,指烟台市。“盛会”,指烟台市楹联学会二代会。上联,借李白说事,李诗《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曰:“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言学会会员应有大诗人的“豪情”,即如后三个分句之联意。动词一“作”、一“为”、一“钓”,逻辑严密,语带夸张,比喻恰切,十分有趣,直教人心胸开阔,而有李太白之风范。下联,“逍遥游”,即《逍遥游》,其是战国时期庄周的代表作,有语曰:“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又曰:“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联语化之,如盐入水,浑然天成,确为“壮语”,鼓舞人心。
    刘太品先生生前对时令联的创作也颇感兴趣,亦是佳作连连,我们来品读其《戊子中秋》一联:
    我怀挟飞仙、斫桂影之奇想,澹荡素襟,浮云难蔽胸中月;
    谁有卷起雨、拨开云之神力?澄明玉宇,清影长随花下樽。
    联语借中国传统节日——中秋的传说作联想,以表达自己高洁的修为和远大而豪迈的志向。上联,写我。“飞仙”,即指嫦娥奔月的故事,代指嫦娥。“斫桂影”,是指月中吴刚伐桂的传说,为自喻。起笔可谓“奇想”。结笔,由中秋之天上月,而言“胸中月”,即胸中之志趣如月之素洁,语言含蓄,表达自然。下联,起笔“谁”虽是问语,亦暗指“我”也。联意承上联而来,暗言“我”“有卷起雨、拨开云之神力”,故而“浮云难蔽胸中月”,而达到“澄明玉宇”的理想与境界,实现“清影长随花下樽”的盛世风流。其“影”、“云”为有规律之重复,暗藏技巧,而总不觉之。整联,可说是主人翁如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而常能似苏轼“起舞弄清影”,可见联作者之风雅也!
    下面我们来赏析刘太品先生的哀挽类联语。先生生前乐于结交各类联友,其可谓遍天下也,且友谊深厚,总不忘怀,尽为世人所称道。而我们的副会长,继承和发扬了撰写挽联这一文化传统,故其佳构不免极多。
    先来阅读《立秋日后一日悼友母逝于南京》:
    悲哉秋之为气,西极倏来,一夕风声摧木叶;
    子曰逝者如斯,南天遥祭,无边哀绪向金陵。
    联语,一片天籁,感情真挚、沉郁,含蕴不绝,催人泪下,友母之逝,犹如己母之逝,暗示出友谊之深矣!上联,起笔摘句自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点明季节,渲染气氛,借景抒情,又含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倏”,意思是极快地、忽然,暗言噩耗来得十分突然。结句与首句遥相呼应,“一夕”,言时间。“摧木叶”,暗喻友母之逝,气氛萧杀、悲凉,感人至深。下联,开笔摘句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逝者”暗指友母,十分精巧,为活用典者。“南天”,指联作者当时所在之地。“金陵”,即南京,点题。“无边”,言“哀绪”之绵远、宽广。杜甫《登高》诗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吊唁之情,则尽出耳,颇耐人咀嚼。
    再来看下联:
    叹群黎熙攘皆为过客,由命也,更何由乎?终其退场,谁醒黄粱大梦?
    闻耆旧凋零不免伤情,悲人焉,抑自悲耳,愿我余生,无违赤子初心。
    此联语题目是,《闻学会某先生过世杂感成联》,联意借题发挥,感慨颇深,耐人寻译。上联,写“群黎”。“熙攘”,意思同于“熙熙攘攘”。司马迁《史记》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过客”,过往的客人。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联作者,面对死亡,而不由感叹:“由命也,更何由乎?”暗含“无可奈何花落去”之诗意也!这一问,笔法曲折,饱含人生哲理,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随后言一个人的寿命有限,而必“终其退场”,然联语结句笔锋一转,面对蝇营狗苟之辈,又发出一问:“谁醒黄粱大梦?”“黄粱大梦”,即黄粱一梦,暗含讽刺。下联,由“悲人焉”,而“抑自悲耳”,转而写联作者自己,曰:“愿我余生,无违赤子初心。”暗示自己,也是告诫世人,要努力保持“赤子”,即初生婴儿的纯洁之心。上下联结笔形成强烈反差,所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饱含人生哲理。第三副挽联,题曰《敬挽高宝庆先生》:
    德风能历千秋不朽千古不磨,赞播火泗洙,搴旗海岱,手创奇功君竟去;
    文运有因一士而兴一人而废,愧谬蒙青眼,空负丹心,肩承重任我何堪?
    联语起笔气势连绵,如黄河、长江之奔腾、呼啸而来,其后文笔突然以一字领“赞”、“愧”作转折,接以四言自对分句作赞语和感怀,章法曲折而沉稳。上联,先言亡者之“德风”,以其不朽不灭之原因。后面,即结尾,笔锋突折,言“君竟去”,点题,含蓄说出亡者之逝,一“竟”字,饱含深意,感叹无尽。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兮!下联,说“文运”。其因亡者生前而“兴”,而将因亡者之亡而“废”,犹是赞语。面对此情此景,随即不觉愧叹:“谬蒙青眼,空负丹心”,其意虽是自谦,却亦见出亡者生前与联作者友谊之深厚也!“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这楹柱突折,天塌半边,结语甚是无措:“肩承重任我何堪?”虽是疑问口气,却语气肯定,与上联呼应,一因一果,联意沉郁、悲壮,感情复杂,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而刘太品先生生前挽马萧萧先生联语曰:
    论龄与祖父同,交心比儿孙近,约我以礼,博我以文,
    骥尾附十年,亦友亦师真长者;
    玮艺似水云逸,令德如金玉纯,联坛之魂,诗坛之帜,
    鹤身乘一夕,衔悲衔泣独怆然。
    此为本文所收录的刘太品先生生前所撰写挽联的第四副。马萧萧,原名马振,曾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2009年4月去世,享年88岁。此时,联作者45岁。故而上联,起笔有曰:“论龄与祖父同”是也。随即一句“交心比儿孙近”,与首句为句中自对。尽言亡者生前与联作者的真实情感关系,笔触细腻、动人。于是,言恩师常常“约我以礼,博我以文”,“我”之德才因此得以同时修炼、提高。如此“骥尾附十年”,即所谓附人骥尾,意思是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自然得出结句之概括,言马会长生前是联作者“亦友亦师”的值得用一生来敬仰的“真长者”。下联,起笔两个分句,以精妙的比喻赞马萧萧先生之“艺”与“德”,可谓德艺双馨。也就自然而然其是“联坛之魂,诗坛之帜”,亦是赞,然赞之极为自然,实事求是,而不过分夸耀。最后两个分句,却笔势突折,由喜到悲,对比强烈,则悲则愈悲也,伤则愈伤哉!破题绝妙。“一夕”与上联对应处的“十年”,反差极大,言联作者面对恩师“鹤身乘一夕”的现实,于独坐中,遥思与恩师的点点滴滴,如在眼前,而深感孤寂、悲凉,自是“衔悲衔泣独怆然”,两个“衔”字有规律的重复,倍增其感情色彩。大有所谓:“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风味。
    今读刘副会长遗作,虽然其联确能“笔落风云起,境开天地春”,然斯人已去,往事如烟,自是不胜悲感、怅惘、无奈。那么就以中国楹联学会辞赋研究院敬挽刘太品先生的联语作结吧:
    细数两行足迹,万点珠玑,犹悲君早行,唯向云空寻背影;
    再翻几册联书,百篇金玉,愈叹文高见,却疑泰岱乃前身。

(责任编辑:对联大全)

相关标签: 刘太品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