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联欣赏网(www.86duilian.com),搜集整理对联,供广大的网友和联友学习和使用。
当前位置:主页 > 名胜对联 > 风景名胜区对联 > 新疆 > 正文

新疆吐鲁番市坎儿井楹联

时间:2015-05-06 17:44 来源: 作者: 阅读:

 

坎儿井楹联

明井列、暗渠连,火州建成都江堰;

汉代始、清朝续,新疆感激林则徐同。

 

自流自灌,戈壁滩上坎儿井;

保温保凉,火焰山下翠绿洲。

 

坎儿井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远远望去,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土堆,近看是一口口间距有序互相通连的深井。井水清沏甘甜,是戈壁滩上庄稼灌溉和人畜饮用之源。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渠道和涝坝组成。建在山麓高地的渠道200——300米是导引地下潜水的渗水段。以下数公里都是输水段,让地下水自然流出地面渠道,将水引入涝坝,积蓄起来调节灌用。全地区有1237条坎儿井,一般长十数公里,短的三、四公里。最长的有三十公里,总计有四、五千公里,灌溉三万多公顷田地,是我国西北地区一项伟大的地下水利工程,可与四川的都江堰相媲美。这种井渠结构简易,自流自灌,冬保温夏保凉,流量稳,蒸发少,水质优良,无需动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

中新疆汉语称为坎儿井或简称。中国内地各省叫法不一;如陕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为地下渠道。 《史记·河渠书》载,前109年,陕西大荔县就有名为“龙首渠”的坎儿井,经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地区。林则徐谪戌新疆时,于1845年在吐鲁番推广坎儿井(当地叫卡井),增穿林渠,每隔丈余淘挖一口,连环导引,变赤地为沃野。新疆人民对林公深为感激,将其推广之卡井命名“林公井”把他开凿的第一条坎儿井称之为“思徐井”。这种井渠是利用自然地形和地下水的特点穿凿出来的水平式的取水井。坎儿井是中华文明的产物。盛弘之《荆州记》中记述:隋郡北界有厉乡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云:神龙所生林西有两重堑,内有周围一顷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汲一井则众井水动,即以此为神农社,年常祠之。九井自穿相通,一井牵动众井,这与地下暗渠相通的坎儿井结构相同。神农是我国农业和医药发明的传说人物,把穿井与他连在一起,可见其历史《史记·五帝本纪》云: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舜穿井时,就挖了一条从旁出的匿空”(地道),这与坎儿井的挖掘方法极其相似。如果:匿空为水平地道,就是坎儿井,这是公元前21世纪的史迹,比传说波斯于公元前8世纪有坎井,要早1000多年。

《庄子·天地》篇云: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子贡向其介绍当时的先进灌溉提水工具桔槔,而圃者答以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他害怕使用机巧工具而乱了思想,坚持遵古法凿隧取水。可见在春秋时期凿隧取水已是一项古老技术,而这种技术运用于坡度较大地段,就可挖成坎井。《庄子·秋水》篇的埳井,即坎井。蛙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这类井似同于壑,应是流水深沟或地下暗渠。(苟子·正论)又云: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坎井之名,正式出现在先秦典籍之中。人们相信波斯地下暗渠起于公元前800年,却没有认真考究中国史籍中有关坎井的记述,不无偏废之嫌。虽然这些记述没有指明坎井的具体形成时间,却充分显示出产生坎井的文化背景渊远流长。唐代诗歌有关于井渠的生动描述,如李群玉《引水行》云: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罗洞口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它可以借来形容吐鲁番坎儿井。  

伊朗的坎儿井驰名天下,最长的有80公里。撒哈拉沙漠的坎儿井是挖在宽大的干河床上,即“瓦地”上。在非洲分布很广,西到摩洛哥,东到突尼斯。阿富汗和南美阿塔卡马沙漠中都有坎儿井。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标签: 宗祠对联 名胜对联 山水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