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联欣赏网(www.86duilian.com),搜集整理对联,供广大的网友和联友学习和使用。
当前位置:主页 > 挽联集锦 > 碑文大全 > 庙宇碑文 > 正文

青秀山观音禅寺楹联碑文

时间:2015-05-05 21:21 来源: 作者: 阅读:

青秀山素有“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的美誉,近日随家中老人重游,平静缓慢的节奏也使我终有空细心摘录了观音禅寺的每条楹联,是警示,亦或启发。

 

通往禅寺的山路上,有一座牌坊,该是寺院的山门,横额上提的是“道貫古今”,两侧柱子上的对联是:

隱隱青山,飽領煙霞滋味

蒼蒼秀木,皆成法宇棟樑

 

继续上行,至禅寺大门外照壁,上书“南無觀世音菩薩”。绕过去,便是天王殿了,正门两侧楹联是:

笑口相逢,到此都忘煩惱

肚皮偌大,個中收盡乾坤

 

按照寺院祖制,天王殿中供未来佛大肚弥勒,左右分列四大天王像,背后是护法神韦陀天尊。所以背面也有一副楹联:

唯大英雄能覺悟

為諸菩薩振綱維

 

韦陀殿面对的是一尊双臂张开的石制释迦摩尼立像,这尊佛像并没有供奉在殿中,而是站立在院中。有说这是接引印[],张开双臂好像母亲在接引回家,即将拥抱的状态,拥抱无限宇宙,拥抱大自然,表示聚八方有识之士,渡一切有缘之人。

 

再往后走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大士阁”,供奉了观音大士的四种法相。阁前左右各立一碑,左边为“重兴青秀山万寿观音寺碑记”(我太牛气了,“重兴”那俩篆体字认了很久才认出来),碑文如下:

青秀山乃南寧勝地也,踞邕濱之上,山青林秀,歷代士子多有題詠,亦為僧眾焚修之所。千百年來,雖滄桑幾度,而香火猶存。若非諸佛之護念,龍天之庇佑,曷能如此然?其中不無人力之功。所謂境由心造,事在人為。古德有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至理名言也。此山自北宋初年以來,有寺院多所,其名曰:妙超寺、白雲精舍、萬壽禪寺、三寶堂[②]、觀音禪寺等。據史料所志,均未成規模。新千年伊始,政府曾禮請妙性法師在此駐場三年。甲申春,鏞如法師入主名山,不憚艱苦,於本寺原處擴地數倍,易原南北而為東西朝向,同年初夏動工。幸得十方緇素之隨喜,共成千秋殊勝之淨業,開牟尼之藏,捨功德之財,歷時六載,得以告竣,並易名為萬壽觀音寺。於今道場殿宇煥然,金身新塑,實相莊嚴。二時課誦,唱魚山之梵唄;四眾朝禮,探法海之真源。此實賴眾人之力也。莫不功歸覺海,福植恒沙。功德芳名,另石刊碑,記此中因由,以之為示焉。

白衣連明生篆額,沙門戒賢撰並書

佛曆二五五四年,公元二00年正月吉日住持鏞如立石

(此碑文由笔者句读,若有不正之处,请多指正。)

 

右边的石碑即为文中所提之功德碑。沿着两碑中间的台阶上行,便能看到大士阁中供奉的一尊高大的四面观音立像,据说由直径近两米的千年金丝楠木雕制而成的,四幅面孔既有慈祥和蔼、端庄美丽的女性容貌,也有蓄须留髯、“勇猛丈夫观自在”的男性形象。观音阁四面皆有门,正门前悬挂了一副草书楹联:

或男身或女身隨眾生緣而示現

有慈心有悲心契諸佛理以闡揚

 

正面即西面,楹联为:

大道不離,只要回光同本得

法身原具,若能轉物即如來

 

往右走,南面的楹联为:

莫向外求清靜,為心皆補袒

本來具足慈悲,濟物即觀音

 

继续转,背面也就是东面,楹联为:

座上蓮亭,猶如大士莊嚴相

瓶中甘露,洗盡群生熱惱心

 

北面是送子观音,楹联为:

十方皆感應,求男得男,求女得女

一切由因果,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从大士阁继续往里走,便是寺院中轴线上最后一个建筑,也是寺院的主殿,大雄宝殿。分上下两层,下层是卧佛殿,供奉一尊由整块天然缅甸玉石雕成的释迦牟尼吉祥卧像,长约6.8米,高约2米,有三万六千八百多斤重。上层殿檐高悬蓝底金字三块横匾,“大雄宝殿”在重要,左右分悬“人天共仰”、“即心是佛”。殿中供奉五方佛,又称“五智如来”,中央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两边分别是东方阿閦佛(不动如来)、南方宝相佛(宝生如来)、西方阿弥陀佛和北方不空成就佛。

在大殿两侧的墙壁上,是巨型佛教壁画“五百罗汉演教图”。壁画高5.5米,两边各长17.35米,整幅壁画总长将近36米,画面上绘有五百罗汉,或站或坐或卧,或嬉或眺或说,或喜或怒或忧,有动有静,形态不一,面貌各异,是由国内九位著名画家集体创作,历时两年多绘制而成的国内第一幅以五百罗汉为题材的大型壁画。殿中央两个立柱上有一副长联:

聚五百阿羅漢環列一堂,看降龍伏虎具絕大神通,始悟靈山真咫尺

積千萬恒河沙裝成諸相,隨紺宇琳宮換重新氣象,後知法界有輪回

 

从大雄宝殿出来往回走,拾级而下,寺院左右即南北两侧各有一排建筑:北面分别是弥陀殿、护法殿、鼓楼、福德堂和不二堂;南面是药师殿、般若堂、钟楼、五观堂和两宜斋。

 

两宜斋在大门南边,正门朝西,为香客游人供应素斋,门前楹联是:

觀化人間施無畏,度一切苦厄

音傳天下普現身,證二諦圓通

后门通向寺院,也有一副楹联:

雲捲雲舒,幽靜禪音洗塵垢

我行我素,粗茶淡飯養慈心

 

两宜斋后便是五观堂,可能是僧侣用膳的地方,楹联是:

粥來飯去,莫把光陰遮面目

鐘鳴板響,常將生死掛心頭

 

在北面与五观堂遥遥相对的是福德堂,估计是说禅之地,楹联是:

談吐趣中皆合道

文辭妙處不離禪

 

五观堂东边连着是钟楼和般若堂,福德堂东边连着是鼓楼和护法殿。护法殿内供奉着锡青铜铸造的关帝坐像,在中国的佛教传说中,关公被封为伽蓝护法神,也称伽蓝菩萨。此外,青秀山出土的两尊石佛,也供奉在护法殿当中。

 

护法殿再往东便是弥陀殿,殿中主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左侍为观世音菩萨,右侍为大势至菩萨,称为“西方三圣”。殿外楹联是:

慶眾生之有緣,慈航東域

歷萬劫而不古,果證西方

 

与弥陀殿相对的是南面的药师殿,殿中主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左右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称为“东方三圣”,十二药叉神将持器冠甲,分列两旁。殿外楹联是:

著手便成春,萬病皆除憑寶掌

回頭須問道,弍塵不染證禪心

 

药师殿和鼓楼中间便是般若堂,堂前两幅对联,一副是:

默禱現金身,不舍大悲示妙象

至心称聖號,即蒙顯應慰羣情

后面一副黑底金字,从制式到字体均与寺院内其他对联不大相同,写的到有意思:

一身現象有多股,稱大士不離苦海

千手拍人登寶筏,奈眾生尚在迷津

往里走,堂中供奉千手观音法相,据说是采用上等檀香木精雕而成。在堂内佛像的后面,还有一副对联写在纸上直接贴在墙上,上书:

圓通徑入莊嚴地

寶殿門迎大覺人

 

青秀山万寿观音禅寺采用了中国传统寺院轴线对称的庭院布局,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并与院落中亭廊、松柏、流水等融于一体。零星掩映在花圃中的木制小牌子,上面都写着三个大字:“静、敬、净”。

 

转身往外走,天王殿北侧的不二堂,与南侧的两宜斋相对称,现在是流通佛教用品的商店,楹联竟是:

山外有山,誰可道曾登絕頂

法無定法,我惟知亘放平心

 

出寺下山,青山秀丽,中国文化讲究内敛含蓄,天人合一,所以寺庙多选址于名山幽林之中,“托体同山阿”。不知觉又走到寺院山门,抬头看到“回头是岸”四个大字,原来牌坊的背面还有文章:

如此匆忙看甚事情難放手

必然覺悟過些時日再回頭

 

付之一笑,了然于心。

 

 



[] 接引印:又说“大回归印”,“接引印”比“大回归印”手臂张开幅度要大。

[] 相传“三宝堂”供奉的是壮族神灵,指的是创世女神洛甲、聪明女神布劣陀和勇敢之神布伯。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标签: 挽联 男用挽联 女用挽联 通用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