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联欣赏网(www.86duilian.com),搜集整理对联,供广大的网友和联友学习和使用。
当前位置:主页 > 名胜对联 > 桥的对联 > 正文

云南澜沧江霁虹桥楹联

时间:2015-05-07 02:34 来源: 作者: 阅读:

霁虹桥雄跨于云南省永平县杉阳乡和保山市水寨乡交界处博南山与罗岷山东西对峙的悬崖峭壁之间奔腾澎湃的澜沧江上。这是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斜拉铁索桥,也是我国古老桥梁家族中的佼佼者。此桥的建成与“西南丝道”的开辟关系密切。“西南丝道”即“蜀(四川)身毒(印度)道”,起于川西平原,经西昌、姚安、大理、永昌(保山)、腾冲,跨趣国境,过缅甸、印度,到达大秦(罗马)。西汉武帝时,曾在博南山开凿栈道,在澜沧江修建了著名的“澜津”渡口,以舟筏载渡人畜。此古渡就是西南丝绸古道上的咽喉所在。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当地父老乡亲在渡口筑起藤篾桥,以渡澜沧水,通博南山,这是澜津建桥之始。蜀汉时,诸葛亮率师南征,对澜津藤索桥有过修葺,至今仍留有穿索石孔。唐咸通年间(860——874),此桥已被改建成竹索桥。其时,岭南西道节度使樊绰在他所著的《蛮书》中写道:“龙尾城西第七驿有桥,即永昌也。两崖高险,水迅激,横亘大竹索为梁,上布箐,箐上实板,仍通以竹屋盖桥。其穿索石孔,孔明所凿也。昔诸葛征永昌,于此筑城。”这段文字足以证明早在汉唐时期,澜津已经有了索桥。元代贞元元年(1295年)澜津索桥又被改建为木质桥梁,并取《阿房宫赋》中的名句“不霁何虹”之意境,正式定名为“霁虹桥”。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一座雄姿勃勃的铁索桥又取代了原来的木桥。后因年久失修,险象环生,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新建造,霁虹桥的绰约风采又出现在博南道上、澜沧江头。光绪年间再次修整,葆其青春。二千多年来,霁虹桥历经藤、竹、木、铁之沿革,充分说明其建筑工艺之进步、交通功能之巨大、历史价值之可观。

原来的霁虹桥全长106米,宽4米,跨度为57.3米,由18根铁链悬吊两岸,其中16根为承重底索,2根为桥上护栏索。每根铁链有膀臂粗、数千斤重、百余米长。铁索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岸悬崖上。桥面用横直交叉的两层木板构成。两端桥墩上各建有古朴典雅的桥头堡,分别为武侯祠和观音庙。这是为了纪念诸葛武侯开辟博南古道之业绩和祈求观音菩萨保佑大桥平安之举措。远望大索桥,象腾飞的蛟龙,又象开屏的孔雀,仪态万千,气势非凡。大索桥的建成,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造桥艺术之精湛和冶炼技术之高超。相传当年修建铁索桥时,要把如此长、如此重的铁链,隔着波涛汹涌的澜沧江,从东岸送到西岸的崖壁上,绝非易事。一位哈尼族青年从射箭猎兽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根据他的建议,工匠们用数根粗细不同与链索一般长的麻绳由细到粗依次结好,把粗的一端系在铁链上,细的一端系在箭头上,从陡峭的东岸开弓射箭,麻绳伴随箭头一齐射到西岸。西岸的工匠将麻绳捆在绞车上,摇动转轮,麻绳将铁链慢慢牵引至西岸,然后固定在事先埋入地下几米深的铁铸万年桩上。射箭牵索的方法充分说明我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

霁虹桥的建成打通了“西南丝道”,繁荣了与亚欧各国的通商贸易,增进了中外友谊。汉、唐以来,永昌郡(保山)成为仅次于长安、泉州的通商大都市。市场上出现了来自南亚、西亚各国的商品,象牙、犀角、宝石、琉璃、翡翠、毛织物、木棉布、石棉布以及猩猩、孔雀、等珍奇物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国的云锦、蜀布、邛竹杖、唐三彩、铜壶等高档工艺品亦陆续传至西方,所以希腊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即丝绸之国。

霁虹桥的建成开创了世界大型斜拉铁索桥的先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有一段关于铁索桥的描述:“北盘指贵州北盘江铁索桥)横经之练俱在板下;此则下既有承,上复高绷,两崖中架两端之楹间,至桥中又斜坠而绷之。交络如机之织、综之提焉。”徐公在这段比较性的文字中,突出了霁虹桥的“高绷”与“斜坠”。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读书方舆记要》中亦云:“南经永昌府东北八十里罗岷山下,两崖壁峙,截若垣墉,缆铁飞桥、悬跨千尺,亦曰博南津。》”霁虹桥出现在顾氏的《记要》中,可见其雄奇独特之处,一个“飞”字展现了索桥的雄姿雅态。德国友人许腊姆在实考察了这座大型铁索桥后,绘制了一幅素描图,在图中除了展示横跨于两岸峭壁之间的桥底铁索外,还细致地描画出两岸壁间斜伸而出兜住中部桥面的两条大铁索,以及作为护栏的铁索。从上述文图中得知,至迟在明代成化年间,先辈们已经开始建造大型斜拉铁索桥。此项技术在明末清初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传至海外,为当代建筑大跨度高架斜拉桥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游览与研究这座大索桥的名人中还有康熙皇帝和意大利友人马可·波罗。霁虹桥的建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炎黄子孙个个引为自豪。

历代骚人墨客畅游此桥时,激情奔放,泼墨挥毫,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摩崖石刻与优美的诗篇联句。石刻有“西南第一桥”、“悬崖奇渡”、“金齿咽喉”、“壁立万仞”等,笔锋刚劲,壮观引人。诗篇中有明人杭淮的名句:“桥飞江崖霁虹出,铁锁高缘不计年。”有朱应登的描绘:“千寻铁索贯长桥,积翠中天石壑遥。”有马继龙的赞叹:“沧江铁索跨长虹,鸟道从天一线通。”著名诗人杨慎的诗篇更是史地联翩,情景交融:

 

织铁悬梯飞步惊,独立缥缈青霄平。

腾龙游雾瘴气恶,孔雀饮江烟濑清。

澜津南渡哀牢国,蒲寨西连诸葛营。

中原回首逾万里,怀古思归无限情。

 

有人用比喻含蓄的手法题了一副桥联:

 

上下影摇波底月;

往来人渡镜中梯。

 

赏读这些石刻、诗联,令人心驰神往,跃跃然以一游为快。

遗憾的是光绪以后的一百年间末曾作过重大维修,桥身日益老化,岌岌可危。1985年的一天,风雨交加,山洪暴发,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吞噬了这座历经二千年的大索桥。澜沧江两岸一片器泣,一片叹息。多少人想重建霁虹桥,恢复它往日的英姿,然而手中缺钱,库中缺物,面对这浩大的工程,只能望着“西南第一桥”的摩崖石刻而兴叹。不过澜沧人毕竟是英雄义士,不达目的誓不罢休。19983月,一群年逾花甲、洞经古乐协会的老人出现在“梯云古道”上,他们决定把建桥的梦想变为现实,让汉唐古桥一直延续至子孙后代,决不在他们手上中断。没有钱,通过报纸向社会募捐;没有人手,老黄忠披挂上阵,年届古稀的段体才主动负责建桥工程,他在荒芜的沧江峡谷搭起了简陋的工棚,吹响了建桥号角。消息传开,五千多名募捐者接踵而至,段体才还以自家的宅基作抵押,向友人借得一万元充当修桥基金。他吃住在工棚,奔走于古道,甚至亲自背着六十多斤的材料在梯云路上健步如飞。一时车轮滚滚,马达声声,高歌细语,热火朝天,经过一年多的奋战,一座长120米、宽2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标签: 宗祠对联 名胜对联 山水对联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