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联欣赏网(www.86duilian.com),搜集整理对联,供广大的网友和联友学习和使用。
当前位置:主页 > 对联知识 > 对联创作 > 正文

苦读书万卷 勤练赋千章——回首平仄之路及创作体会

时间:2021-05-31 22:00 来源:未知 作者:安徽/韩 云 阅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好读诗,读好诗,才能畅饮“源头活水”。
回首走过的岁月,阅读伴我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学生时代,逛阅览室是最开心的事。诗中美妙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复杂的人性…… 吸引着我百读不厌,也塑造了我安静的性格。
    诗人的光环在我心中璀璨夺目,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用在学习诗词上。捧起诗书,如饥似渴吮吸其中的精华。如果说一本本诗词篇章是精神佳宴,那么一首首诗词就是美味绝伦的好菜,一个个字词就是上等的配料……沉浸其中,品味经典,与先哲对话,其乐无穷。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诗词报》举办的诗词比赛活动,出乎意料,一首小诗竟然获了三等奖。当我收到证书时,眼睛润湿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此,我对《诗词报》情有独钟,报纸一来,就迫不及待地走进阅览室,成为“首席读者”。
    一篇获奖作,点燃了我的创作梦想。读的诗多了,写的欲望便蠢蠢而动。那一个个灵感的火花闪烁着,越来越强烈,直到把酝酿已久的东西付诸笔端,投进了邮箱,那颗心才稍稍平静下来。一首首诗词的发表,再次唤回那渐行渐远的梦想。孤灯夜影下,远离白天的喧嚣,暂抛一切尘世浮华,让复杂的心情在文字中释然……就这样,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并有数篇分别在《安徽当代女子诗词选》《太白楼诗词》《安徽吟坛》《东坡赤壁诗词》《中国楹联报》《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刊物发表。
    诗言志,言为心声。诗词创作是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高兴时,写一首小诗,抒发胸中的鸿鹄之志;忧郁时,作一首小诗,滋润干枯的心田……每年清明节来临,我一阵心酸,挥笔写下《清明忆母》:“又逢寒食柳芽新,香烛鲜花祭母坟。每忆春晖心浪涌,年年此刻泪纷纷。”春天到了,我常常漫步于浍河边,将春日风景图化为一首诗,即《春日漫步》:“郊外踏青阡陌行,桃花含笑柳含情。翩翩紫燕临波舞,满目春光入画屏。” 为祝贺初三学生金榜题名,以撰联“硕果飘香盈桂殿;金鳞溢彩跃龙门” 作为贺礼。
    诗词创作不易出精品,原因是篇幅短小,却要达到意象丰富、工整精巧,内涵深刻、含蕴深长的艺术效果,所以必须字字锤炼,字字着力,字字扣题。下面就诗的立意、意境、语言方面,浅谈自己的创作体会。
    好诗贵在立意新颖
    “意”,是指诗集中表现的思想感情。“新”,是一种创造,是一种脱俗,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诗词作品就是要标新立异,这是文学艺术的本质决定。像《咏兰》:“人称芍药妍,我独爱幽兰。性与梅花共,真情倾杏坛。”这首绝句好在立意深刻,表达了自己的崇高志向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怀。
    好诗贵在与时俱进
    诗的内容要与时俱进,首先诗人要与时俱进,更要号准时代的脉搏,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如《咏梅》:“碧雪满天飞,凌风头不垂。百花皆谢落,独有一枝梅。”这首托物言志诗,我是借梅花赞颂人的坚贞品格和高尚情操。隐喻自己在物欲横流、贪腐难控的滚滚尘嚣里,不同流合污、不畏严寒、不求名利的高尚品德和坚贞不屈的精神。这就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
    好诗贵在营造意境
    诗词创作不仅要注重立意,还要注重意境。如《七绝·赞红梅》:“朱砂着意染芳华,香伴清风醉万家。试看丛中谁楚楚? 梢头烂漫绽红霞。”这首七绝我采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营造了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和一幅惟妙惟肖的春花图,一个全新的意境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表达方式,不但意境优美,醉人心神,而且表达了诗人的心灵寄托和追求美好的情怀。
意境要精心构思。意境的创设要有过程,而不是随手拈来,而要在心里酝酿、孕育出一个美好的意境。要用形象思维,“神与物游”,“思与境谐”,使意与象合,情与景融,描绘出一幅有情意、有境界、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意在笔先,心中有了意境,笔下才有意境。
    好诗贵用诗家语
    诗家语就是朴质自然的诗词语言,易近读者,是我的写作宗旨。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无不如此。写律诗忌讳用口语、生活用语。诗词语言是最精辟的语言,力求生动流畅,既不要追求词藻的华丽,也不要陈词滥调,更不要使用没有时代气息的字句,语言要朴素淡雅。一首诗、一阕词在做到平仄格律准确,韵脚无误,起转开合得体,语言精辟凝炼的基础上,还力求做到彰显境界、传达神韵。
    言而总之,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在诗词的海洋中采珠拾贝,受益匪浅,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心中感慨遂援笔一首。
《长相思·寄情诗词》
学律诗,写律诗,诗境迷津剖解时,人人是我师。
赏宋词,悟宋词,词意追寻跌宕奇,痴情志不移。

(责任编辑:对联大全)

相关标签: 楹联创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