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联欣赏网(www.86duilian.com),搜集整理对联,供广大的网友和联友学习和使用。
当前位置:主页 > 对联文化 > 对联与文化 > 正文

红白喜事同日对联(婚丧同日对联)

时间:2023-09-04 11:20 来源:联斋 作者:刘永清 阅读:

红白喜事同日联

 

刘永清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婚丧同日的事虽少见,但也不乏其例。可婚丧同日联怎么写,却难倒了不少秀才。然而,有趣的是,多数婚丧联让人哭笑不得。
      清代著名学者刘凤诰,曾经写过这样一副婚丧联:
      红喜事,白喜事,红白喜事;
      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联语说明既有红事,又有白事,红白事同时。此时,是哭?是笑?哭不是,笑不是,只能哭笑不得。
      据说,北宋年间,洋州(今陕西洋县)太守文同得知民间一家爷孙俩相依为命,爷爷突然病故、孙子无依无靠时,便竭力斡旋,说服孙子的未婚妻,随葬礼一起举行婚礼(否则,孝子须守孝三年后才能举行婚礼),红白二事同时进行。为此,太守写了副对联:
      当孝子,做新郎,哭笑不得;
      守灵堂,入洞房,进退两难。
      清末,有位大户择日为子完婚。谁料,吉日前一天,父亲暴亡。事已至此,族长决定婚事丧事同日办理:上午娶亲,下午葬父。这时,有位老秀才提笔写道:
      来一口,去一口,来去无损;
      哭三声,笑三声,哭笑皆非。
      与此类似的对联也不乏其例。相传,陕西有位富豪,娶妻十多年无生育,心里很苦恼。老伴许他纳妾后,小老婆为他生了个儿子。谁知他兴奋至极,儿子出生他去世。有人为此题了一副对联:
      来一个,去一个,不多不少;
      哭一声,笑一声,亦喜亦哀。
      还有描述新郎新娘进退两难的联语。如有副联语这样写道:
      遇丧事,行婚礼,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柩,入洞房,进邪退邪,再斟酌进退两难。
      联中虽未表明是谁的丧事,那肯定是新郎家长的丧事。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新郎新娘总觉得有点难堪。欢庆的气氛不能有,悲忿的言语不能有,确实令人同情。
      传说,周凤楞曾写过这样一副婚丧同日对联:
      有父命存,变凶礼为吉礼;
      谙姑食性,知有家必宜家。
      上联说新郎。其父丧,然父命在,喜日不能改变。所以只能“变凶礼为吉礼”,婚礼照样举行。下联为新娘而写。现有婆婆在,要“谙姑(婆婆)食性”,孝敬婆母,与家人和睦相处。后句出自《诗经·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联语直言新郎新娘婚时、婚后怎么办,不能忘记传统的封建礼教。给人以止中求活,文雅意新之感。

(责任编辑:对联大全)

相关标签: 婚丧同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