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对联欣赏网(www.86duilian.com),搜集整理对联,供广大的网友和联友学习和使用。
当前位置:主页 > 春联集锦 > 春联故事 > 正文

最有年味是春联

时间:2021-03-01 10:07 来源:未知 作者:牛宏泰 阅读:

  我一直觉得,最有中国“年味”的是写、贴春联。 也许,这全因了我是伴随着春联成长、成熟的。

  小时候,刚刚上小学时会写毛笔字了,父母就在过年前嘱咐我为家里过年写红彤彤的春联。

  起初,因懵懵懂懂地不大懂什么是春联,就从年历书上抄。

  稍长,有了一些诗词对联基础知识,平时闲暇时就注意收集春联、对联方面的语句、故事、书法,也留心观看、学习别人写的对联,尤其是过年时喜欢观看邻居、邻村家家户户门 上贴的春联,见有好的句子,就抄写下来或默记于心。慢慢地,就有了一些积累。

  之后,村里每逢过年过节或有红白喜事、乔迁、满月、过岁等等,我就成了村里写对联 的唯一“选手”。因为那时村里读书人不多。因此几乎每年“腊八”或“小年”——祭灶过 后,我就会提前作写春联的各项准备——买红纸、备笔墨、琢磨新年新春联的语句,并逐步 要求切合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愿景,力求让各家各户都满意。

 

  南五台国医康养小镇创始人陈维礼、著名学者西农大教授王征兵、牛宏泰合影

  后来到外地上大学、参加工作,业余时间仍以收集、书写对联为乐事。日积月累,竟然积累了 500 多种对联书籍、400 多种对联实物、20000 多副历代书法家的对联墨迹,抄录各类对联数十万副,收集历代“绝联”“片玉”600 多比……从 1989 起,陆续出版了《神童斗对》《名人对联故事大观》《名人的难题与解答•对联中的智慧》《千古才情万古对》《对联修辞艺术》《千家联墨》《趣味对联选》《对联文化》等专著,发表对联研究论文 20 多篇。1991 年还被提名评选中国“对联十秀”,有不少铁杆“粉丝”不远千里、万里想尽千方百计与我取得联系,并因对联而结下深厚情谊……其中有联坛诗坛嗜宿、书法家、教育家、 企业家、科学家,更多的则是对联、诗词爱好者……并且筹划着创建对联博物馆或对联大观园。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学习、创作实践和研究、积累,我认识到,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对联这一强大文化传统,完美地呈现了汉字的单音、独体、方形等独有特点,形成了其它文学样式所不能有的风格,也成为世界上唯中国所独有的文学样式和独放异彩的一枝奇葩。用其他国家的文字,是绝对作不出对联的,即使书写成对联的形式,也与真正意义上的对联相去甚远。 因而对联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国粹”。难怪清代楹联大师梁章钜赞叹它“天章稠迭, 不啻云灿星陈。”

 

  由于对联是独特的中国汉语言文字艺术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放射着奇光异彩,而且成为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中别具一格的珍珠,成为一种深为历代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世界上独一无二。它既很古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可她又很年轻,并且仍然在与时俱进地成长着。她用途广阔,生命力强盛,雅俗共赏,拥有最多的读者和作者,被誉为“诗中之诗”、“歌中之歌”,又具有极高的品位和文学价值。千百年来,聪明智慧的中国人民,承继泱泱诗歌大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创制了浩如烟海、蔚为壮观、无以计其数的对联佳品。与其它文学样式相较,其读者面之广、应用性之强,均可称得上首屈一指。

  从山庄窝铺到庙宇殿堂,它几乎无所不在;上至君卿将相、才子佳人,下至士农工商、男女老幼,无不对它特别钟爱。它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民族性、群众性、实用性、多样性之大成,或口口相传、锻炼文思、陶冶性情,或与我中华民族传统书法艺术融为一体,书之纸帛以装点门庭,刻之木石为山川点睛;

  至于歌颂感悼、说古道今、寓庄于谐、写景抒情、嬉笑怒骂、题署投赠,它几乎无所不能……无论三言两语之短品,抑或 千百十言之巨制,除了它强烈的文学性、形象性、时代性等共性外,它又无不显示出其对称 美、和谐美、装饰美、音乐美、意境美等美学价值和审美特征。

  与其它文学样式相比,对联最能兼收并蓄,独树一帜。对联深得诗赋之精髓,又依占书法艺术之灵气,深深地植根于文学艺术和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在对联艺术领域内,几乎可以发见中国古典诗歌的全部精华。其品类之多、创作手法之灵活,都是首屈一指的。其风格或豪放、或婉约、或恬淡、或平和、或雍容华贵、或富丽、或清新、或高古……;有如诗、有如词、有如曲、有如赋、 有如文、有如论、有如谣谚、有如俗语乃至歇后语,令人叹为观止。中国的老百姓,有不知道小说、诗歌、散文的,但绝无不知道对联的。至于农历春节, 则更是“普天之下皆对联了”。

 

  在封建社会里,对对联往往标志着一个人才学的高低。即使今日之中国,很多地方仍沿 袭这一“考试”方法。随着科学教育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联这一古老的文学样 式,重又焕发出新的生机。需求增加对联知识储备的人越来越多。更为可贵的是,通过阅读古今佳联,可以提高修辞艺术,增强写作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我们学习对联创作方法、研 究修辞技巧乃至锻炼文字功力的锁钥之所在。

  回想我 60 多年的成长历程,我得深深感谢春联,因为春联伴随着我成长,春联激励我走向成熟,对联也帮助我结识了诸多楹联界的名家朋友,对联也促使我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小 小的成功……

  当然,春联也记录了我的成长足迹。记得 1998 年,我写的新春联是:

  九州开泰运

  八方展宏图

  有位朋友开了家饭店,春节前约我拟写春联,我为他写的是:

  经营进口货

  接待出家人

  有位朋友开了家名叫“不过如此”的火锅店,约我拟写春联,我为他写的是:

  人经门前少不火

  君从食后多走红

 

  其实,我还想为他写副稍长的对联,

  彰显火锅文化从细节到整体精益求精火火火

  坚守新鲜特色自舌尖入人心好上加好红红红

  可惜因其店面高度受限,不得不“割爱”而弃之不用。 我给自己的书斋定名“万联斋”并为之撰拟对联一副:

  千古才情万古对对对妙而趣

  十年树木百年联联联珍且奇

  横披:奇联妙对

  一朋友创设太白草药馆,约我撰拟门联。我为之撰拟的联句是:

  妙手回春百病易治

  仁心济世千家和合

  有家名叫“诗田”的农业文化公司主张摒弃印刷体对联,沿用手写春联以保持中国文化 的传统“味道”,开展了一场“我手写我心·心想事必成·诗田手写春联”活动,我以:

  笔走龙蛇书好对

  字呈珠玉写佳联

  表示祝贺之意。

  有位朋友的母亲 92 岁高龄去世,我为之撰写一副挽联挽之:

  优育二男三女百年树德望

  高寿九旬二春一生成典型

 

  某中学决定用对联丰富校园文化,邀我为之撰拟对联,我一口气为其撰写对联十多副, 获得一致认可。其中为其实验菜园撰拟的对联是:

  大学问当从园圃做起

  真功夫可自稼穑得来

  直到如今已经年过花甲的我,每到一地,总是改不了喜欢观看、记录好春联、好对联的 习惯,改不了喜欢与人谈论对联的兴趣与爱好。主编、责编报刊,喜欢开设《奇联妙对》类 专栏,也因此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爱好春联、对联的朋友。

  红彤彤的春联,寄寓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期冀祥和如意的美好愿望;红彤彤的春联,包孕着世世代代中国人盼望风调雨顺、岁岁平安的祝福。这期冀,这祝福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 并将继续沿袭下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张“独特名片”。她伴随着我成长、成熟、 成功,我也在为她的成长、与时俱进贡献着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力量。

 

  因此,我仍想用一副自作对联,表达我对朋友们新一年的期盼:

  辛年开泰运

  丑岁展宏图

  横披:牛转乾坤

(责任编辑:对联大全)

相关标签: 春联文化
上一篇:赵 熙:春联
下一篇:春联扮亮储藏室
推荐内容